“新師范”應在協同育人上擔當新作為
http://www.fs-bby.com2025年04月21日 10:21教育裝備網
《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提出,要推動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地方師范院校在建設新時代“新師范”的過程中,在支持、推動區域和學校實現家校社協同育人上應該有新作為。
直面痛點:破解家校社協同育人困境
作為長期扎根基礎教育的地方師范院校,廣東第二師范學院(以下簡稱“廣二師”)在推進“新師范”進程中,通過研究與實踐,發現家校社協同育人模式存在一些系統性困境。
一是行政力不足,家校社聯動不通暢,體制機制不健全,協同基礎不牢固。在部分地區,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政策框架、實施細則缺乏統籌,三方主體協同目標模糊、權責邊界不清。再加上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的長效保障機制不足,存在協同經費欠缺、數字化協同平臺覆蓋率不高、家校社溝通渠道單一、信息傳遞存在碎片化傾向等問題。
二是學術力不足,家校社聯動不科學,理論支撐薄弱,協同方向失焦。在部分地區,研究者未能基于地域特征做好理論指導,導致實踐出現“水土不服”。部分地區在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時,更關注對學生的學業監督,忽視品德培養、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定位出現偏差。專業團隊人力、專業能力不足,工作存在隨意性、形式化等傾向。
三是主體合力不足,家校社聯動結構失衡,協同效能持續衰減。部分地區尚未建立“市—區—校”聯動行政管理機制,工作中三方主體時常出現缺位或失衡現象。同時因協同工作覆蓋面不高,未能有效惠及農村家庭、隨遷子女家庭、殘障兒童家庭等群體。此外,協同工作缺乏制度性通道和激勵機制,學校難以充分調用家庭、社區和企業等方面的資源。
創新突破: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模式
廣二師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構建“一體共建+雙輪驅動”模式,努力探索有效的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機制。
一是共建家校社協同育人一體化目標。通過將學校家庭社會三大教育主體的功能定位、資源要素與行動邏輯進行系統性整合,構建了“價值共振、機制互通、資源融通、行動協同”的育人一體化目標,推動家校社育人工作從“物理疊加”升級為“化學反應”。學校構建了“廣東省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研究中心”等省級平臺,推動各地打造“家校社政”“家校社醫”等協同育人共同體。
二是形成“行政力+學術力”雙輪驅動模式。學校充分利用廣東省中小學德育研究與指導中心平臺,牽頭構建省、市、區、校四級聯動,行政管理與業務指導雙線并行的“四級雙線”管理體系,研制系列工作指引,打破層級壁壘,努力推動資源上下貫通,并積極開展試點先行與示范推廣,在珠三角著重打造廣州、深圳、中山各地區家校社“一市一品牌”。在粵東西北地區,學校著重指導構建協同育人縣域教育集團,創建了一批全學段整縣域優質教育共同體,打造了陽西、陸河等縣域“教聯體”示范樣板。
學校開發了家校社協同育人系列課程體系,并在全國選拔培育專業化協同育人師資隊伍,聯合首都師范大學等院校開展中小學家庭教育指導教師示范培訓。學校還成立省級中小學家庭教育指導專家委員會,指導各地市積極開展家庭教育工作。同時加強學科建設和科研成果培育,對特殊群體、弱勢群體的家校社協同育人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三是積極推進數字化賦能。廣二師以獲批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高校為契機,積極搭建了廣東省家校社協同育人數字化平臺,積極整合在線咨詢、資源推送、數據監測功能,實現“一網通辦”。學校積極探索利用AI分析潛在風險,提供精準干預方案,并指導多地打造了“南粵家長網校”“智慧父母學院”等品牌。
多下功夫:“新師范”助推家校社協同大有可為
面向教育強國建設新需求,師范院校應以“新師范”、新作為,助推“教聯體”責任、資源、隊伍、空間“四聯”工作的發展。
一是在“引”上下功夫,完善協同育人頂層設計,努力推動“聯責任”到位。師范院校應在政府相關部門指導下,進一步強化行政牽引力,明確家校社三方協同育人權責,推動所在區域構建“教聯體”督導評估激勵機制,健全制度保障。
二是在“新”上下功夫,構建協同育人創新體系,努力推動“聯資源”到位。師范院校應進一步強化學術引領力,打造新型研究平臺,開展“AI+教聯體+N”等前沿課題研究,創新智能“教聯體”溝通系統,實現菜單式服務數據和可視化分析;師范院校還應打破資源壁壘,帶動相關單位探索學校資源社會化、社會資源教育化、家庭資源課程化等互聯模式。
三是在“師”上下功夫,培育協同育人專業人才,確保“聯隊伍”到位。師范院校應進一步提高人才專業能力和主體協同力,在師范專業增設“教聯體”相關模塊,開發相關微專業。師范院校還應開展校長、班主任、社區導師、家長導師等培訓工程,進一步擴充省級專家庫,推動成立各級“教聯體”名師工作室。
四是在“范”上下功夫,打造協同育人區域范本,確保“聯空間”到位。師范院校應推動“教聯體”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雙協同,打造家門口步行可達的實踐場景,探索構建“實體課堂+云端課堂+實踐課堂”等多維空間矩陣,并積極打造各級“教聯體”示范體系,推動形成特色品牌和區域范本。
(作者系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副校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