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穿墻者”
http://www.fs-bby.com2025年04月11日 09:43教育裝備網
3月的陽光穿透窗戶,灑落進教室,照著學生們青春的臉龐。想起學者劉擎與嚴飛在對話集《世界作為參考答案》中建議年輕人主動與世界產生真實連接,勇做一個“穿墻者”,我產生了一個想法:如果班上51個學生都能“穿墻”而出,把遼闊大地上的春色帶回教室,那該多好呀!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找來班委商量。我們很快圍繞“春色”“婦女節”兩個關鍵詞確定了3月的班級活動主題——“我把春色獻給你”。這個明亮的主題讓我聯想到陸凱的《贈范曄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边@份古人的浪漫,或許正適合年輕人在春天里去體驗。
班長提議這個周末布置一份獨特的作業:踏春,撿春,帶回漂亮的樹葉或落花。
把春天帶回教室!在行知課跟全體學生分享這個創意時,他們也睜大了眼睛,熱烈地歡呼著。
也有人提出了疑問:“撿來的花草能做什么?”
“制作干花書簽,把春色獻給女神們!蔽艺f。
女神?
他們眼睛放光。
“你們心中的女神應該是漂亮的女同學吧?”有了跟這群“00后”相處的經驗,我忍不住幽默了一把,“我們要獻禮物的女神可是你們的母親大人們!
他們偷笑。
我說:“她們也曾如春天一般美好、爛漫,只因時光流逝,為家庭默默付出,可能變成了一個嚴肅的母親,但是,我相信她們心里的某個角落依然保留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這份美好,由你送出,更能給她們驚喜!
也有學生嘀咕:“為什么不是母親節做這個書簽?”
“母親節,是由你來表達對母親的愛,但我希望我們能從不同的視角看待母親這個角色。三八婦女節,我們致敬的是‘她’力量,我希望每一個她都能被看見,被贊美,被肯定!
當我說出這段話后,我也才真正明白為什么自己一定要在春天設計這么一個活動;蛟S這些想法早就縈繞在心里了,終于借由春日的陽光得以顯現。當我試圖引導學生去看見“她”時,又何嘗不是在暗示自己要看見自己:作為一個女性,我既是班主任,同時也有對情感的獨特理解和表達。
在3月,在春天,和學生一起去創造一份獨屬于我們的浪漫,或許也是女性力量的一種別樣呈現吧。至少,在我和其他男班主任溝通時,他們中很少有人意識到在婦女節設計一個班級活動。他們寧愿在母親節、父親節設計感恩活動。
但我卻想在這個春天,和學生一起做“穿墻者”。
返校時,學生們帶回了草呀花呀葉呀,它們隨意點綴在課本的最上面,感覺像是從書本上綻放出來的一樣。
教室里猛地塞滿了春色。
班委示范講解,請大家先把花草壓在書里,大約四五天后制成干花,再把干花放進塑封膜里,疊壓,撫平,周末放學就可以親手把春色獻給媽媽了。
親手制作,耐心等待,這份禮物的特別意義或許還在于,我們在制作的過程中能清晰感覺到人與時間的緊密關聯。進入高中后,一些學生形容自己的生活是睜眼一天,閉眼一天,時間似乎沒在身上留下任何痕跡,但是,這個小禮物,就是時間駛過的證據,是春天慢慢來、慢慢走時留下的痕跡。
真好啊!我們在這個春天里臨時“共謀”,做了一回短暫而偶然的“穿墻者”。
在等待干花的過程中,為了和“我把春色獻給你”這個主題活動相呼應,教室展示墻上貼了“為理想,惜春色”的句子。或許因為這個句子里含有春色二字,或許因為學生們完成了對春色的具體體驗,我覺得他們應該會賦予窗外的這個春天一份別樣的意義。
接下來的幾天,我還想制定幾件春天里必做的小事,作為行知課的分享主題:吹春風,看拂動的柳枝;聽荷塘萌動;唱春天的歌謠;感受春風沉醉的夜晚,讀李娟的《走夜路請放聲歌唱》;成為校園里的看花人,捕捉美好的瞬間……
教室里有沙沙的落筆聲,教室外有啾啾的鳥鳴聲:春天的兩種聲音交織在一起,讓春之曲更加動人。
我很慶幸,能和學生們一起,安靜地聆聽今年春日的序曲。
。ㄗ髡呦党啥际行露枷愠侵袑W教師)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