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數據下教學新模式
http://www.fs-bby.com2023年05月22日 09:57教育裝備網
學生通過人臉識別入校系統自動生成考勤記錄;學生盡情體驗VR、樂享MR混合現實課程資源;在集圖書館、物聯網、云計算、智能化設備于一體的智慧圖書館內,閱讀資源互聯互通……
近幾年,深圳市寶民小學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和學校特色發展,全面探索“三階六式模式”,推進教育現代化、學生個性化成長、智慧型教師培養、學校的信息化特色縱深發展。模式以期望理論驅動,以“學科自主學習、學科項目式學習、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為教學組織形式,強調學習者個性化學習、落實核心素養。
所謂“三階”,就是在人工智能支持的新型“雙師課堂”環境中,嘗試重構學習新時空,打造出線上和面對面學習混合,同步和異步學習的自主、探究、融合進階式混合實踐模式;所謂“六式”,就是實施“三階”的教學流程,即任務驅動、定義期望、情境學習、診斷期望、分享輸出、評價反思,其中評價反思貫穿其中。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智慧型學習環境包括數字屏、智慧學習平臺、平板等,融合展示環境與“一對一”交互環境為一體。依托“六式”范式開展的《十萬個為什么》整本書閱讀,利用互聯網等數字設施及數字化平臺資源,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智慧。英語電影趣味課堂《瘋狂動物城Zootopia》,借助信息技術硬件設施,收集豐富的課程資源,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語言學習效率。音樂電影賞析項目式學習《音樂之聲》,在交互式信息技術環境中,引導學生探究電影與音樂的關系,加強學生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信息技術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環境,教師角色由知識傳授者變為優質資源推動者,學生成為學習合作者、組織者,所有的過程數據都可以用來分析、評價、反思,從而達成“人人都是信息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教育過程。時代變革驅動育人方式變革,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為智慧教育生態提供了更多可能。
“三階六式”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學生“個性學”與教師“高效講”有效結合,打造了高效而務實的創新課堂范式;前置空間自學與學科項目式學習、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的課程閉環教學范式,實現了“課前自學”與“課中高效”的雙向優化。
在“三階六式”的實施過程中,學校創設信息技術密集應用的智慧型學習環境,實現了“數據驅動項目學習”,實現了對教學的賦能。第一,精準測評,以數據驅動教學智慧,幫助教師掌握學情、動態調整教學策略;第二,啟發思考,讓學生在生成式的情境中持續探究,并能隨時積累過程性數據,為分享協作提供有力支持,達成深度學習的目標;第三,激發動機,讓學生分小組充分展示包括微視頻、調查數據、匯報報告等生成式作品,提升了學生參與度。同時通過自評、他評、分組評等方式,讓數據成為評價的一部分,成為對學生的激勵。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