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www.fs-bby.com/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全球學習型城市的“上海樣本”

http://www.fs-bby.com2022年08月15日 10:21教育裝備網

  全面升級上海市民終身學習云“空中課堂”,累計推出1萬多個學習資源,學習人數近220萬人次;全國首個“銀發族”專屬學習平臺——“金色學堂”頻道4月的日均收視用戶數達到77萬……戰疫“大考”中,面向人人、關注需求、始終在線的上海終身教育網絡平臺再次發揮了重要作用。

  去年10月27日,上海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習型城市獎”。自1999年提出建設學習型城市,經歷20多年的發展,上海的模式和經驗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如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學習研究所所長戴維·阿喬萊那所評價的:“上海在為市民提供終身學習機會方面取得了突出進展,在一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讓所有市民都有機會不斷發展自己,并為解決當地和全球的挑戰作出貢獻。”

  立交橋貫通,“體系化”支撐“現代化”

  在徐匯區凌云社區學校,保安大叔周耀裘在為學校“古法造紙”項目“搭把手”的過程中,對這項中華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社區學校濃厚的學習氛圍中,他從學生變身為兼職老師,如今已是小有名氣的造紙匠人,還獲得了上海市2020年“百姓學習之星”榮譽稱號。

  在全球超大型城市中,上海人口規模2480萬無疑是一個龐大數字。但在這里,無論你來自何方、是否青春依然,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課堂,創造多彩的人生。

  如何打造“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大課堂?上海早在1999年就在全國率先提出了建設學習型城市的目標。此后,又率先組建跨部門推進的終身教育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率先設立終身教育專項經費,率先將“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納入法治軌道,率先建成社區教育四級網絡。用“體系化”支撐“現代化”,為學習型城市發展搭建起了貫通發展的立交橋。

  在終身學習的架構上有樞紐性的上海開放大學;到區一級,有相應的社區學院;再下沉到街鎮、居村委,都有相應的學習機構。16所區級社區學院,210多所街鎮社區學校,5500余個居村委學習點,配備了5萬多名社區教育工作者,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市、區、街鎮、居村社區教育網絡體系,構成了整個上海終身學習的系統框架。

  去年,上海率先啟動了學習型城市監測的有關研究,建立了學習型城區監測指標,不斷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科學化構建。目前,學習型城區建設監測動態信息庫已匯集各類文件資料1.7萬份、各類數據資料4000多條,成為學習型城市未來建設發展的寶貴數據財富。

  據悉,“十四五”期間,上海還將開展一次全市萬人規模的市民終身學習監測,各年度則開展分人群、分行業的市民終身學習需求與能力監測,并定期向社會公布監測研究成果。

  數字化轉型,“大鴻溝”變身“大機遇”

  去年4月,“上海市民個人學習賬戶(申學碼)”支付寶小程序正式上線,上海終身教育學分銀行正式進入了2.0時代。

  10年前,上海在全國設立首個存儲、整合學習經歷的省級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目前已為全市15%的常住人口建立個人學習檔案逾430萬個,積累各類學習成果9200多萬條,在各類教育成果間累計學分轉換人數超過10萬。

  作為個人終身學習賬戶的一個全新入口,“申學碼”的上線,為市民將上課、聽講座、證書、培訓、工作經驗等存入學習檔案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務,有利于每個學習者生成自己的數字畫像,而且所有記錄和學習成果都可以用二維碼的形式,“亮證”展示給用人單位。

  “之前學過的證書都可以轉換成學分,之前考過的科目也不用重復學習了,還能看到我的培訓經歷,真是節省了大量時間。”外賣小哥家銳有著一個計算機工程師的夢想,但也曾困惑于起點的不足。在登錄“申學碼”之后,他每一個成長的腳步都會被見證,夢想也開始漸漸清晰。

  用數字化滿足市民終身學習的需求,變數字鴻溝為數字機遇。上海不斷探索終身教育的線上學習模式,打造上海終身教育智慧教育平臺。

  2021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學習研究所發布了學習型城市應對疫情的全球典型案例,上海通過信息技術服務老年人學習的案例成功入選,成為全球13個典型案例之一。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上海學習網全面升級了“上海市民終身學習云—空中課堂”,累計推出1萬多份學習資源。各級各類老年大學(學校)共開設線上課程超過5000門,學習人數超過200萬人次,保障市民足不出戶在家學習。

  上海成功以數字化支撐起了高質量終身教育體系,并為全球提供著中國智慧與經驗。

  軟實力升級,“促公平”更要“圓夢想”

  “為什么大家喜歡上海,把它稱為‘魔都’,正是因為通過學習,我們形成了一個城市的文化,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城市的學習力就是我們整個城市關鍵的軟實力。”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說。

  終身教育反映了城市發展中的人性尺度和包容寬度。有教無類、個性多元,在這里,以學習者為中心不是一句口號。

  7月21日,創建已有5年的上海工匠學院正式開設首屆開放教育“工匠學歷班”,助力一線普通勞動者能力與學歷“雙提升”。學員可在工作日在崗實踐學習,也能以工學交替的方式進行學習,院士教授、大國工匠等專家學者、一線勞模都會成為他們的優質教育資源,真正讓他們“把畢業論文寫在崗位上”。

  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和一線基層員工,上海多年來開展百萬在崗人員學力提升工程、外來務工人員求學圓夢計劃等項目,還大力發展多元融合的“雙元制”職工繼續教育,努力探索打造以“能力和學歷雙提升、學校教育和工作場所雙空間、線上線下雙途徑、高校教師和企業導師雙師資、技能評價和學歷文憑雙證書”為特色的繼續教育新模式。今天,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成為上海工匠、學習標兵、崗位能手,成為城市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個無處不在的課堂已經成為教育公平加速器、自我學習補給站。這對上海50余萬殘障人士來說,感受同樣真切。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和上海開放大學合作舉辦殘疾人教育學院,并在全市各區建立殘疾人學習中心,開設了本科、專科和中專學歷教育課程,讓殘障人士通過學習賦能增權,切身感受到這座城市帶來的溫暖和幸福。

  目前,上海已建有數以萬計的宅基課堂、田間教室、金睦鄰、樓宇小組等,同時努力打造市民“15分鐘學習圈”。上海還建立了中小學生假期社區實踐指導站,成立社區家長學校,推進社區教育機構開展家庭教育、青少年課后教育,助力“雙減”工作。舉辦上海書展、市民大講堂、市民詩歌節、在線人文行走等系列主題學習活動,更是營造了濃厚的終身學習氛圍。

  當跨越年齡鴻溝、地域邊界、求學門檻的不同人,通過各樣的學習方式,圓了多彩夢想時,當終身教育泛在可選,助力著每一位學習者終身發展時,它也讓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學習,讓人生更多彩!學習,讓城市更美好!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2025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
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
国产V亚洲V天堂A在线观看20,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色爱AV综合网国产精品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 亚洲一区婷婷在线 | 中文字幕高清看片欧美灰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