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www.fs-bby.com/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地方中考改革釋放了哪些信號

http://www.fs-bby.com2025年05月09日 09:29教育裝備網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有序推進中考改革;加快擴大優質高中招生指標到校。
  
  中考綜合改革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極強的工程。作為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關鍵杠桿,它將全方位推動教育教學模式創新,重塑基礎教育生態。我們期望通過本期深度探討,為各地改革提供更多思路。——編者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有序推進中考改革”。近期,北京、西安、成都、廣州等地公布了新的中考中招方案,其背后透露的信息值得關注。
  
  中考中招新方案改了什么
  
  從目前多地已公布的方案來看,變化主要集中在減少總分和考試科目、調整分值和考試形式、優化招生錄取方式、完善綜合素質評價等方面。
  
  一是減少總分和考試科目。在本次公布的新方案中,北京市2025年中考總分由670分降為510分,計分科目去掉了化學、地理、歷史、生物,由10門減少為6門;西安市從2026年起,減少化學、生物、地理,計分科目由10門減少為7門。不納入計分的科目,一般轉為考查,注重學生的學科能力、跨學科綜合能力等,結果以等級呈現。
  
  二是調整科目分值和考試形式。一些地方提高了語數外三門科目分值,如廣州市從2027年起擬將語文、英語分值從120分提高至140分,數學分值從120分提高至150分。許多地方都提高物理在計分考試中的權重,北京、深圳等地2025年首次將物理實驗操作成績納入中考。廣州市還擬降低化學、歷史分值。河南省將生物、地理由考試科目變為考查科目,采取開卷考試。另外,體育也更加受到重視。北京市2027年中考體育分數由50分增加到60分,到2029年將增加到70分;湖南省要求“逐步將中考體育科目權重提升至8%以上”。
  
  三是優化招生錄取方式。多地在完善錄取標準、拓寬升學渠道方面作出了新探索。成都市取消了“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填報志愿指導線”,合并錄取批次,降低最低投檔標準,并公布了10種途徑拓寬高中錄取渠道。北京市繼續開展“登記入學”試點,符合條件的學生可無須參加中考,以登記的方式直接升入高中;“貫通培養”項目提前招生和指標分配招生各設8個志愿,統一招生設置12個志愿。上海市2025年新增5個中本貫通專業點和28個中高職貫通專業點。
  
  四是完善綜合素質評價。多地方案中都明確提出使用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相關要求。如北京市規定,2025年道德與法治科目中“綜合素質評價日常行為”占10分,這是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在北京市中考改革中的首次應用;成都市今年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將在指標到校生推薦、部分項目班錄取及第二批次錄取時作為參考依據。
  
  新一輪中考改革的背后是什么
  
  從多地中考改革方向來看,有幾點變化值得關注:
  
  減輕中小學生應試負擔,推動課程改革!皽p負”一直是中考改革的核心目標。此次多地公布的中考改革方案中最大的變化,就是調整考試科目、分值和考試方式。這種“硬性瘦身”無疑會減輕學生的備考負擔,列入考查的科目不用再補習刷題、機械訓練。對轉為考查的科目,初中學校會有更多空間深化課程改革,加強學科綜合,開展項目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加強動手操作和社會實踐,推動新課程方案與標準深入落實。
  
  強化人文數理基礎,引導核心素養培育。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學習的主要目的不再只是“掌握知識”,而是通過知識學習培養人的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各地中考中招方案中科目和分值的調整,體現了對人文、數理等基礎學科的重視;同時,注重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應用,將對強化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產生引導作用。
  
  豐富升學渠道,助力基礎教育擴優提質。2023年以來,各地通過新建、改擴建普通高中和加速推進集團化辦學等舉措推進基礎教育擴優提質,有些地方試辦了高中階段職普融通班和綜合高中。各地中考改革也與高中階段教育這種格局性的變化相適應,紛紛擴大普通高中招生計劃,提高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分配到初中學校的比例。不少地方為職普融通班和綜合高中設置了單獨的招生分數線,如成都市目前已經至少有9所綜合高中,可同時錄取報考普通高中和中職的學生。
  
  把握改革節奏,體現平穩有序要求。中考改革高度敏感、技術性極強,平穩有序一直是總基調,《綱要》再次強調要“有序”推進中考改革。近年各地中考改革顯著體現了這一思路:方案根據當地實際持續調整優化,并提前3年進行規劃,保證了政策平穩過渡。從這次公布的幾個方案來看,在改革內容上,可以說多角度發力、各有側重。如多地在考試內容方面進行改革。成都市集中在招生錄取方面進行優化調整;北京市連續兩年進行“登記入學”試點,在兩個區的5所高中小范圍探索新錄取方式。在改革節奏上,總體體現了“小步快跑”的思路,逐年進行一些微調,這可能是未來中考改革的大體節奏。
  
  推進中考中招改革還要做什么
  
  落實《綱要》提出的“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辦強辦優基礎教育”新任務,中考中招改革可考慮在以下幾方面著力:
  
  更加重視綜合配套,推進源頭“減負”!皽p負”一直是中考改革的核心任務,給考試科目“瘦身”是最直接的做法。從全國范圍來看,中考內容改革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進展,而減少計分科目剛剛開始?颇俊笆萆怼蓖且话选半p刃劍”,有的地方、有的學校在教學安排中可能會出現對不計分科目“偷工減料”的情況,可能會產生“群體性偏科”,因此必須加強管理和監督。另一方面,中考科目內容改革對“減負”的作用會受到多種因素制約,如高中階段“優質資源不足”,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的唯分數、唯升學導向等。下一步,中考改革須兼顧推進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并更加注重與基礎教育評價改革有機結合。
  
  更加重視綜合評價,引導全面育人。雖然目前多地已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中階段學校特別是優質高中的重要參考,并開始擴展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但學業水平考試不計總分科目和綜合素質評價在錄取中發揮的作用仍不充分,中考改革對全面育人的“指揮棒”作用還發揮不夠。一些地方綜合素質評價僅分為合格和不合格,合格就是滿分,出現了“人人滿分”的現象。未來應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開展更加個性化、科學化的綜合素質評價,把學業水平考試不計總分科目和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大多數高中招生的基本依據,引導學生發展興趣特長,培養核心素養。
  
  更加重視多元錄取,提供更多選擇。隨著普通高中新優質學校建設、集團化辦學、發展綜合高中和優質高中名額到校等政策實施,很多地方在分類招生、多元錄取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然而,由于普通高中特色化發展不足,學校同質層次化和“總分”要求的錄取權重過高,制約了錄取渠道多樣化。這似乎形成了一個兩難循環。要讓不同稟賦和需要的學生都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構建多樣化人才成長通道,就必須打破這個循環,進一步開通相應招生通道,支持高中學校多樣化發展。
  
  更加重視中職招生,推進職普融通。要推廣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學分互認,加強中職學校與初中學校合作育人和招生宣傳,完善中高職、中本貫通培養制度,為初中學生提供更豐富的教育體驗和升學選擇。綜合高中、職普融通班招生可以嘗試打破“雙軌制”,突出綜合素質評價的作用,探索適合綜合高中類型的招生制度。
  
 。ㄗ髡咣Х枷抵袊逃茖W研究院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烽系該所所長、研究員)

(來源:《中國教育報》 )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2025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
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
国产V亚洲V天堂A在线观看20,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中国AV免费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 日本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精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