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教育對培養學生的書寫能力、審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為響應教育部在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推廣書法教育的相關精神,營造校園書法氛圍,近日,淄川經濟開發區實驗學校的現代化書法教室,已全面投入使用,成為淄川區首個使用智能書法教室的學校。
一、突破傳統教育信息化局限,重金打造原創書法教學內容
精雕細琢的古色課桌,教室四周滿墻古色裝幀的壁紙,傳統國學的韻味充盈在智能數字書法教室的每個角落。同學們走進書法教室,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書香味,嶄新的桌椅都是按照學生練習書法的坐姿要求專門設計的,它的外形與整個書法教室形成統一風格。
和傳統書法教室相比,華文眾合數字書法教室融入很多現代科技元素。比如引入智能硬件、數字交互等新技術的同時,完整保留筆墨紙硯的精髓,實現數字科技與書法傳統的完美融合。數字書法教學系統不僅能輔助教師教學,更能讓學生自主臨摹、學習多種書體,同時還能通過個人學習端軟件,學生們自主學習、練習書法,實現了統一授課與自主學習相結合,大大提高書法教學效果。
二、提升學生書法整體水平,科技為書法學習加點“料”
在學生實際使用過程中,每個座位配有一個平鋪的交互式數字臨摹臺,老師可以選擇上課模式,全班同學通過自己的臨摹臺實時查看教學內容,實現傳統的投影儀大屏幕效果。書法這類課程更多的是需要學生的動手臨摹,老師講解完畢后,可以通過字帖排版系統設置顯示屏顯示哪些漢字,軟筆硬筆、顏柳歐趙等不同名家字體、漢字大小及排版等均可以方便地設置,學生鋪上宣紙,領取墨水洗好毛筆后就可以在顯示屏上進行臨摹了。
這種新科技的教學激發了同學們的興趣,學生們運用這套先進的華文眾合數字化書法教學設備,根據示范與教程視頻演示,將普通宣紙鋪在數字臨摹臺上,用毛筆臨摹感觸書法精髓,實現了數字科技與書法傳統的有機結合。